原来猫尝不出甜味

宠物商超的货架前,你精挑细选买来了昂贵的猫粮和猫罐头,猫主子却连个正眼都不愿意给。

优质狗粮和高价辅食每顿都吃光,狗子却依旧对着垃圾桶里的残羹剩菜望眼欲穿。

同样都是“毛孩子”,为什么一个极其挑嘴,另一个却无比贪吃?

实际上,猫狗对于食物的判断,来源于它们自身的味觉感知,这其中主要包含酸、甜、苦、咸及鲜味。

甜味代表着食物本身含有充足能量,鲜味则表示食物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氨基酸,咸味有利于保持使用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,苦味和酸味则分别意味着食物有可能导致中毒或是已经变质。

依靠食物的不同味道,猫狗能够准确鉴别出哪些是它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,哪些是它们要谨慎避开的有害物质。

不过,由于存在生理差异,猫狗对于不同味道的感知和敏锐程度有所不同,这也是两者面对食物时会表现出不同态度的主要原因。

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,猫咪体内的甜味侦测基因基本处在损坏状态,这使得它们缺乏品尝甜味的感官系统。因此,那些在人类眼中美味诱人的甜食,对高贵的猫主子来说,丝毫没有吸引力。

猫咪不仅不爱甜,它们还对苦味异常敏感。

猫咪体内足有十二种苦味受体,用于帮助它们规避有害食物、防止食物中毒。这使得它们能够精准分辨出食物中含有的各种苦味,然后坚定地选择远离。

猫咪和狗狗除了在味觉感知上有所差异,它们体内的消化基因也存在不同。而这,要追溯到数千万年前一场发生在猫狗之间旷日持久的“种族激战”。

在远古时期,猫狗的野生祖先都是典型的肉食动物。而那时,猫科动物的生存能力远胜于犬科动物,并且会出现明显的物种间的优胜劣汰的现象。

两千万年前,猫科动物从亚洲大量涌入北美,导致原本存在的犬科动物数量急剧下降。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上的一篇化石分析表明,两千万年前,北美地区拥有30多种犬类物种,而如今仅剩下九种。

在激烈的物种竞争中,猫科动物因捕食能力更强,得以只保持主食肉类的特性。而犬科动物作为被淘汰的物种,为了活命,只好把目光锚向其他食物。

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,狗狗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淀粉酶基因,这使得它们能够接受以淀粉为主食,并依靠消化系统将之合成为自己体内所需的物质。

在农业革命初期,在日益普遍的人类定居点附近的垃圾堆中捡食不仅催化了狗的驯化,也使得狗可以吃更多的杂食。

而猫咪在进化过程中早早就失去了编码几种关键酶的基因,例如维生素A、前列腺素、氨基酸、牛磺酸等。这些狗狗能够从杂食中合成并获取的物质,猫主子们却只能挑剔地从纯正的肉类中获得。

因此,市面上售卖的猫粮,大多以动物脂肪和蛋白质为主要配料,而狗粮就包含肉类、谷物、蔬菜等多种杂食。

下一次,你再见到对食物一脸傲娇的猫咪,或是钻进垃圾桶里抢食的狗狗,别急着骂它们不懂事。要知道,这其中蕴藏着千百万年基因进化的威力,可不是一时就能改过来的。

阅读剩余
THE END